制造業不僅面臨短期需求走弱的壓力,也存在產能過剩的風險。
邊走邊看、小步前進或仍是央行的占優選擇。
投資拉動力有待切換。
在不斷落實一攬子政策和接續措施的情況下,經濟恢復動能仍顯不足.
如何兼顧效率、穩定市場預期,是收入分配改革的一大挑戰。
俄烏沖突對天然氣市場帶來的主要沖擊波已經過去,但歐洲天然氣危機尚未結束。
房地產市場有所回溫。
從全球范圍來看,FDI回流發達國家跡象明顯。
天然氣市場的全球化特征正在形成;歐洲的能源轉型路徑將調整為“去氣、加核、緩去煤”。
疫情爆發前,我國出口已出現“訂單轉移”的跡象。
我國出口將進一步放緩已成市場共識,目前的分歧主要還是下行程度。
市場化改革是中國電力市場不可改變的趨勢。
由于供需面存在差異,能源產品和基礎原材料將呈現不同走勢。
9月疫情對經濟的影響可能會大于8月。
人均GDP仍大幅度落后于全球大多數經濟體。
當我們在談論70年代的時候,我們談論的究竟是什么?如果說可以從70年代的狀況中學到一些教訓,可能會是什么?
金融機構的憂慮并未動搖官方的樂觀態度。
企業對未來3個月內生產經營活動整體水平的預期沒有6月份樂觀。
在內需不足背景下,出口政策或將出現明顯調整。
此次政治局會議的政策著眼點還是“需求側”,而且,“需求”的重要性明顯上升,“需求”的范圍也拓展了。